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本报记者周炜摄)
10月24日下午,我市举办2023年黄冈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赛事概况、筹备进展、办赛基础、独特优势等信息。
“马拉松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宣传展示黄冈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文化历史、现代城市面貌的重要平台。”市政府副秘书长何凤华介绍,黄冈半程马拉松是经中国田径协会技术认证、黄冈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家A1级马拉松赛事,是中国田径协会规定的国内最高级别赛事,已成功举办两届,影响力空前、质量卓越,成为黄冈展示名城形象、营销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
1.5万跑步爱好者齐聚黄冈
“新城起航,酷跑黄冈”。新闻发布会介绍,本次赛事时隔三年回归,将于11月5日上午8点开跑,颁奖典礼将于10点左右举行,用“最美赛道”展现黄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赛事规模、线路如何设定?何风华介绍,赛事设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10公里)、趣味跑(3公里)、亲子跑(3公里)四个项目。赛事总规模1.5万人,其中半程马拉松6000人、健康跑5000人、趣味跑3500人、亲子跑500人(3公里200组)。赛事起点设在黄冈遗爱湖景区遗爱青风广场,途经赤壁大道、黄州大道等。半程马拉松终点设在遗爱青风广场,健康跑、趣味跑、亲子跑终点设在黄梅戏大剧院。
黄冈于2018年、2019年承办两届“黄马”赛事,荣获“中国马拉松银牌赛事”“全国红色文化特色赛事”称号。
“我们把这次赛事规划为全国性金牌赛事,要求比前两届更高、更严。”市体育发展中心主任余觅说,“黄马”赛事规格高,参赛规模大。9月17日,“黄马”报名通道开通,截至目前,报名人数已达1.5万人,比前两届增长50%。参赛选手来自全国15个省、4个直辖市,其中黄冈本地选手9123人,外地选手5787人,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
余宓介绍,“黄马”将由国家级、省级、地方级裁判员执裁,组成三级裁判队伍,严格执行反兴奋剂政策和竞赛规则,确保赛事公平公正。赛道每隔5公里、转弯处均设置专业计时设备,并借助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比赛结果进行监控核对,确保结果公布便捷高效,运动员成绩得到中国田径协会的认可。
千名志愿者提供贴心服务
今年的“黄马”不仅规格高、参与规模大,而且在服务和支持上也力求精益求精。
自7月筹备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项筹备工作紧张有序开展。赛事审批、报名、选手报名、线路设计规划、裁判员准备等工作已全部完成。本次赛事还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000人,其中黄冈师范学院志愿者700人,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志愿者300人。组委会为志愿者们配备了统一的志愿者马甲和帽子,准备了工作餐包,并安排了往返各高校的免费班车。
赛事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现场安全、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应急救援、社会稳定维护、通信保障等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周密部署。
赛道起止点、计时点、公里点、医疗站、成绩点均已标注,并根据参赛人数科学配置了饮料站、水站、海绵站、食品补给点、喷雾降温站;比赛所需的各类服装、完赛奖牌、计时芯片、号码布均已制作完毕;运动饮料、饮用水、食品等补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
为了让参赛选手感受到黄冈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文化风貌和独特的人文魅力,沿途还设置了文化表演。同时在信息服务方面,赛事前期在车站酒店增设了问询台,并通过移动设备、社交软件等多渠道、多节点推送赛事服务信息。
“组委会将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赛事支持工作,呈现一场运动激情与美景相融、提供优质跑者体验与服务的马拉松盛会,向外界展现黄冈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和迎宾开放的胸怀。”于宓说。
总奖金高达23万元
“本次赛事设置了名次奖、中国运动员特别奖、黄冈居民奖、马拉松年龄组奖和最佳表现奖,总奖金高达23万元。”赛事运营方互联国际集团董事长邓超明说。
排名奖授予半程马拉松男女前40名选手,半程马拉松选手一等奖10000元;中国选手特别奖授予按净计时成绩排名前20名男女选手,一等奖8000元;黄冈居民奖授予黄冈市本地居民,授予半程马拉松净计时成绩排名前50名男女选手,一等奖3000元;马拉松年龄组奖即把参加本次半程马拉松比赛的中国选手按年龄分组,各组根据半程马拉松净成绩统一排名,前20名入场,奖金每人每组300元; 对符合标准的男、女半程马拉松组第一名,分别授予最佳成绩奖,对中国业余选手颁发奖金1.5万元人民币。
奖牌和服装设计也各具特色。邓超明介绍,奖牌设计突破传统样式,采用翻转形式,不仅具有纪念性,也更具娱乐性。半程马拉松、健康跑、亲子跑三个项目的奖牌设计相同,以金、银、铜三种经典色彩进行区分。
半程马拉松、健康跑、趣味跑赛事服饰色彩采用当下流行的互补撞色,色彩鲜艳,极具视觉冲击力,动感的流线图形给人以现代感和活力感;亲子跑服饰采用纯净的白色和活力的绿色,给人以清新、活力的感觉。
记者 熊庆平
)